Plan and Patience
返台後,整天幾乎都跟書本為伍 除了增強自己的英文能力,再來就是廣泛閱讀
最近接觸了更多關於投資的書籍,及自己投資上的一些感想,趁還新鮮時記錄一下
巴菲特和曼格都提到
投資並不需要智商180,重要的是人格特質;這裡我把它解讀為心性,也就是耐心及性格態度
耐心等待價格低於價值,而有一個你能接受的安全裕度時 一定要大膽一口咬住
今天不是分享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只談投資時的耐心及性格態度
在2004年後至今,只作了兩段投資,而都是等到價格低於價值時再買進長期追蹤的標的
當然這當中的過程並不是想像中的容易
也就是說 達到獲利的目標出場後 要看著股市持續飆漲 且能耐得住性子
長期等待下次有利可圖的進場價格再投資是相當不容易
再則,當股市持續恐慌時,面對你很有把握的標的,價格已遠遠低於價值仍在持續探底時的恐懼時 仍具有勇氣持續加碼這是相當困難的
股市在低點時沒人能夠知道,通常都是持續的恐慌,參與的群眾都會等到反彈一段時間較心安時才進場
通常此時公司的價格已接近於價值,要找到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標的是相當困難 就像現在一樣
融資水位 2000億,而在當時快到1000億時,大家還是很恐慌,但股市早已悄悄的反轉
在2005年時,耐心的等了半年遇到一次大盤反轉,初試水溫讓自己有不錯的報酬率
而在9千點左右,達獲利水平(通常我會以該公司每年每股能產生的現金回報倍數來定,當然每個人的方式都不同) 決心出場
後續耐心的等了08年出現的金融風暴,由6xxx多點開始承接,當股市達39xx左右
持股比率為預設投資金額的 70% 左右
當然這當中沒有那麼簡單,恐懼是每個人都會有,都無法避免的
但唯有一個方式才能讓你克服恐懼 那就是 計畫+耐心
為何當時在39xx 時手頭上的持股比率只有預設投資金額的 70%? 因恐懼而生成的計畫使然
容我在此說明
因擔心會再下跌,所以心裡總盤算著如何以更便宜的價格買進更多的股份
所以在39xx時,預留的30%預計能在跌至3000點左右還能買進
再來就是一段漫長的時間,不只是等那遠遠落後主人的狗回到身邊那麼單純簡單
當中會有上上下下,每一次都會影響心情
這分為幾個階段的心情
1. 持續下跌 短線上虧損持續擴大
==> 說不影響心情實是騙人的
2. 大盤不跌但自己的投資組合下跌亦或大盤上漲但自己的投資組合不漲
==> 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分析評估錯誤,選錯股 當然心情是上上下下
3. 投資組合初次回到損益平衡
=> 心裡可能會有先保本的想法產生
4. 投資組合持續盤整時
=> 看著部份股票已持續上漲,而自己的投資組合在盤整時心裡不是滋味
5. 投資組合開始反正其實際的價值推升股價
=> 此時一見獲利,有時會擔心到手的利潤因未出脫持股實現轉而成空,因而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賣了持股
6. 投資組合已滿足自己的預期獲利
=> 此時會貪心的想要更多,人性嘛
其實 1~5的解決方式就是耐心+計畫,但如何有耐心是有輔助方法的
在這段期間,我曾嚐試著一陣子,每天去觀察價格波動
我發現,當你很關心某個投資標的的價格時,心情確實很容易被影響
即使自己很有堅強的想法,當天不可能買進亦或是賣出
但看著一般人所謂的籌碼面,常會去想 主力的想法 外資法人的想法...
這著實是很沒有意義的 為啥呢
因只要你去研究一下這些所謂的專家操作你就會發現 他們也是凡人 只是他們資金比較多 可以亂搞而已
常常看他們今天買進明天賣出 亦或是今天賣出明天買進 看了都一頭霧水
怎麼一個專家會認為一個投資標的會在一天後由好的變成不好的 然後又在一天後完全相反呢???
這些完全沒有參考意義,除非你想跟著投機,但你永遠沒辦法贏過那些總比你早知道消息的"專家"
要如何不被影響也是個增加耐心的方法
就是非到要買進,或是賣出時 別守著觀看投資標的的即時報價
頂多每天看個收盤價格是否是當時可以進出的價格 這方法相當有用
當然前提是要在你評估的這家公司的價值,及你設定的目標很清楚時
除非到買進或是要賣出的價格
只要你評估的公司的狀況如你的預期沒有改變,就不用在意短期的波動
我自己甚至在虧損的時候,還以持股到虧損多少為完成部位參考的目標
之後就放著,並有耐心的等市場還它公道的價格 (只是當時一直沒有達到虧損目標所以持股比率才70%)
第6點的話,當然正是我目前遇到的問題
內心會掙扎,晚點賣會有更高的報酬,但我仍是依照計畫調整投資部位。因這也是一種必要的耐心
說服自己的理由是,價格已超過價值以上了,往上的空間有限 評估一下風險
(你可以試著評估,假設A公司目前的股價往上空間可能為10元,往下可能為20元,此時,往上的機會是40%,而往下的機會你評估是60%,此時的風險報酬就是 4-12=-8元)
即然你都承擔風險,那又有什麼理由報酬是負值呢?
當然有可以你此時評估的會有錯誤,且通常都是錯的,但還是要試著這樣作
因投資是一輩子,是經驗累積,唯有這樣才會使你下一次能更精準的掌握風險報酬
總之就是耐心
耐心等一個好價格(遠低於你評估的價值是最好的)買進
耐心等一個好價格賣出
其間只注意公司的本質營運狀況,其餘的都不干你的事
另投資計畫也是相當重要的
下次有機會再來分享公司的價值評估亦或是如何擬定投資計畫吧
Have a nice day!
Brues 0701/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