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先分享一下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投資計畫來拋磚引玉吧
發生時期就在金融海嘯那一段時間
當時依自己的方式分析了一家公司的合理購入價格(內含價值)為 57元以下就準備依計畫購買
但因金融海嘯的關係 當時只要是人都會受到些許影響 我也不例外
但我強迫依照計畫 並由57元往下承接 每次設定依一定的下跌比率以倒金字塔機械式的承接到 29.X元
成本平均為40元 最終在7X元全數脫手 脫手的均價為6X元
印象最深刻的事 當時我老爸知道我有持該公司的股票,看到新聞的不好的消息 很緊張的通知我要賣掉
但我卻在後續下跌的幾天中陸續購入該公司的股票 因當時我很清楚這消息是在意料之中
所以我就進場持續檢便宜
然而為什麼我敢這樣作
其實當時我分析的這家公司有幾點因素堅定了我執行計畫的決心
1. 這家公司在海嘯前仍有不錯的盈餘
2. 老闆是公認的拼命三郎也很正值
3. 流動資產扣除所有負債仍有每股 3X元,且股價的淨值在60元左右(雖然淨值對未來的盈餘能力沒有關係)
4. 現金充足即使完全沒有收入仍可以活一年以上
5. 最慘的情況下即使公司遭清算每股仍有不低的價值。
當時我投資計畫執行後,在指數跌到最低時 資本仍有 1x%的可運用現金 若依照計畫在指數跌到3000點以下才會100%的持股
最終指數在我開始持股後的半年左右一路反彈,此時我並非依股價來決定賣出
而是在該公司於後續的季報仍不見起色,原先設定長期持有的條已消失(營運狀況沒改善下,判斷該公司不只受風暴影響,在業界也漸漸失去競爭力),只是因當時市場上在炒作題材而使股價仍居高不下
因而趁此時期慢慢出清持股,雖然目前季報不理想仍不會影響該公司的營運,但該作的是把資本有效的運用在它更好的標的上
這次的操作讓我想起 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曾說的 "煙屁股"公司的投資吧 只可以吸上最後一口 ~_~"""
我的目標還是希望能以實惠的價格買進績優的公司,再長期持有
目前手頭上也有長期持有的公司,希望他們的體質一直唯持良好,這樣我就不用傷腦筋了 哈
在市場,我只是個小散戶,資本也不多所以獲利當然也不多,所以不是在炫耀賺多少,因覺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能創造更多的獲利,所以分享這個過程主要想跟大家互相討論學習,希望能更進一步累積資產。
以上 報告完畢
Have a nice day!
Brues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幾個重點:
1.大概只有在金融海嘯的時候,您才買的到這張股票低於你所設定的價格。(大環境的影響)
2.一路買下來再等待股價回來時再一路出脫持股。這你得保證這家公司100%不會倒。(有時很難說)
3.在海嘯來的時候,手頭資金得準備的夠多。還得有遠見,才玩的下去。
嘿... 我的情況是
1. 其實不只在海嘯時候啦
我在2004年 6xxx 點時就操作過一次, 不在海嘯時只是可投資的標的不多罷,這個時候,不投資就是最好的投資,要耐心的等待。
2. 這就是風險管控,所以我都找老闆正直,然後手頭現金多,可以渡過1~2年的,公司體質健全(速動比高 負債比少在合理的範圍)。任何一項投資都有風險存在,端看你對該標的的了解深入程度,就好比方說,08年的金融海嘯時,華碩在當時你認為會不會倒,如果不會的機率高到99%,那只要夠清楚什麼時候該退出,就不必去斤斤計較那1%,然後依計畫在超跌的價格買入後就可以蹺二郎腿等它恢復正常價格。
3.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依自己手頭上的現金情況擬定合適的投資計畫,然後依照計畫去執行,有耐心的等待,其實不用一大筆錢也可以啦。
以上是我當時實際的情況,多多交流啊... ^_^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