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微利時代不理財,若不是無知就是瘋了

大環境愈來愈辛苦
薪水不漲,生活必需品倒是不留任何情面

一年定存 1% 說明已和戰後嬰兒潮世代時 物資匱乏的形況完全不同
當年定存利率可高達10%
我的父母輩的一直堅守著儲蓄就是一種美德
當時因物資匱乏 人民一定有工作 生產出來的物品也一定有人排著隊等著買
只要辛苦一點就能掙到所需的錢
再把錢放到銀行定存,每年都會有10%左右的利息

而今呢 當父母還是給我建議說,找個工作努力存錢,就能早點退休
以前我是言聽計從
如今仔細思考一下... 似乎我父母那一代的觀念 有部份是需要修正一下
在農業時代 工業時代管用的,在資訊時代並不能照單全收

儲蓄是一種美德沒錯,但如今必需再加上理財投資 方能讓你有退休的一日 除非有金山銀山當你的靠山
怎麼說呢

其實只要你仔細的估算一下自己這輩子各階段的預期現金流就可以明潦

即使你月收入 7W元以上,年薪100W來估算

生活費 每月2W, 奉養父母 每月2W, 保險全家每年12W (1個小孩及父母)
房貸每月1.8W, 汽車保險車貸保養等一年 3W, 繳稅假定 5W

89.6W,若再加上孩子出生上大學前,一個小孩每月要2W的費用,那一年開銷鐵定破100W
即使是雙薪家庭,待小孩子開始上學,或第二個小孩出生
每年要有現金流入實在是難上加難,如果再加上意外事件,更是將自己逼向破產的不歸路

如果我們不在負擔愈來愈重前,即將自己的理財知識充實,及備足第一桶金,作為理財投資的資本
若只是將賺來的錢放在銀行以每年1%的利息,那就準備破產上天堂吧
當然若您是咬著金湯匙出生的,或許就另當別論了,不過這不在我們討論的重點裡頭

其實理財並不如想像中的困難,只要不貪心,穩定的報酬是容易的
就好比方說,以股票市場為例
找一家公司,夠大 配的現金股息夠好 8%以上 老闆夠正直 正派經營的
如 中華電信 台積電 台塑化 中碳 等等

只要耐心等股市低迷時,買進該股票當定存
(可以試算殖利率>8%,若是低於這個數據若公司營運獲利正常,那就是股價過高,只要耐心等待股價滑落到殖利率>8%目標再購入)
就可以每年享有 8%的利息報酬,這當中還沒有包括公司保留盈餘所產生的資本報酬

當然若你和我一樣是白手起家,假設你目前手頭上有100W的存款,雙薪(8~10W),打算有兩個小孩
那你的資產投資報酬率就非得要15%以上才有機會邁向財務自由之路
但這要付出在理財投資分析上的時間也相對的要增加

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下,唯有理財投資才能讓我們有機會財務自由

請不要再將頭埋在地底下了,探一下頭看看外面的世界
好好的計算自己退休前的現金流,及每年預估的資金週轉情況吧
此時你就會發覺,事情究竟有多超乎你想像的嚴重了

所以除了埋首於目前工作中,也請試著投資一些時間給自己充實理財方面的知識
讓你的資產穩定的複利增長吧

你準備多大的碗來裝錢這玩意,老天爺就給你多少
這碗的大小就端看你對錢的用心了

Brues 0815/2008

沒有留言: